專攻骨傳導耳機的 AfterShokz 又有新作品了,這次推出了全新的OpenMove骨傳導藍牙運動耳機,還有Aeropex環法自行車賽限量聯名款。
做為蘋果第一款自已開發設計的大耳機,AirPods Max售價4399元,整體的重量是偏重的,采用鋁合金+不銹鋼設計,但是戴在頭上的感覺并不覺得它重,而且也不夾頭,對眼鏡黨很友好...
Jasper是國產HI-FI品牌aune推出的首款動圈作品,售價2099 元。Jasper是必須必須必須要煲機的,變化非常顯著,歸納總結,低頻醇厚,中頻溫潤,高頻華麗。
氣動式高音我們常見于在High End音響的喇叭使用上,oBravo則將之運用在耳機上,將HAMT-Signature分別接上Weiss DAC502與McIntosh HA150耳擴作聆聽,兩者聽感都些微不同...
從型號可以得知IE 80S BT是以自家高階耳道耳機IE 80 S為基礎而設計出的藍牙無線版本,耳機本體基本上沒有改變,搭載Sennheiser自豪的動圈單體,頻率響應10Hz~20kHz、靈敏度110dB。在耳機外側同樣具備低音調節旋鈕...
AirPods 輕若無物的舒適佩戴感、和蘋果設備快速連接、低延遲高續航等特點,讓它成為近年最受歡迎的蘋果產品之一,同時也引發了真無線耳機市場的火爆。
本次評測的T9iE,是A&K最新發表的旗艦耳道式耳機,看到Tesla單體直接就可聯想到這是來自德國beyerdynamic的專利技術,其為純手工打造,擁有高效率與高水準的聲音表現...
聽音樂,但是不希望耳朵被罩住、塞住怎麼辦?這時候您可以考慮骨傳導耳機。最大特色是全開放式的聆聽設計,單體貼附於靠近耳朵與太陽穴之間的交會處,利用振動耳骨的方式來傳遞聲音,完全不會遮蔽耳道。
德國耳機大廠Sennheiser森海塞爾成立75周年了,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Sennheiser以自家第二代真無線藍牙耳機Momentum True Wireless 2(以下簡稱MTW2)為基礎,推出了全黑限量版本...
Moshi旗下推出這款Mythro C耳道耳機,有別於一般耳機常見的3.5mm類比輸入,Mythro C改采用USB Type-C接收數位音樂訊號。而且內建DAC、耳擴、支援24bit/96kHz高解析音樂...
日本耳機大廠 Audio-Technica 鐵三角近期推出新款入門等級的頸掛式無線耳機 ATH-CKS660XBT、ATH-CKS330XBT。這兩款新機種隸屬於 Solid Bass 系列,標榜擁有壓倒性的低音表現,同時又具備藍牙傳輸低延遲模式...
IO 是 Dali 耳機的名字,型號有兩款,分別是 IO-6 與 IO-4,兩款都是密閉式藍牙耳機,動圈式單體都是 50 mm 口徑,差別在於 IO-6 多了主動式抗噪,而 IO-4 則無,後發先至的優勢是:規格極好...
來自日本的專業音響耳機制造商SNEXT旗下耳機品牌final,近幾年可以說是產品力大爆發,從入門級的E系列、擁有數百種調音變化的Make系列、自家精心調音的B系列到純鈹金屬振膜的旗艦A8000,以及D8000/D8000 Pro平板耳罩耳機...
美國品牌Advanced推出的M5-TWS真無線耳機,標榜全球首款采用3D列印技術制作輔以手工打磨的真無線耳機。耳機外形可不是原廠自己憑空想像的,根據合作夥伴多年來收集超過5萬個真實人耳形狀數據...
隨著Stax技術革新,整體音樂重播表現突飛猛進,以Stax的SR-L700 II靜電耳機與SRM-727 II耳放來說,都承繼了頂級旗艦產品的核心技藝但要價都僅有數分之一非常超值!
索尼不久前發布了旗艦級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WH-1000XM4,WH-1000X系列,終于從三代升級到了四代。新一代的WH-1000XM4在降噪、音質、智能操控等方面又實現了新的突破。
我沒有看過一個耳機品牌這麼大方標榜:我是根據日語特性和聆聽習慣來調音。我也沒有見過有哪一款真無線耳機,可以提供120小時的電力,甚至告訴你:把我當行動電源用也成。
final 這家公司的歷史從 2007 年開始,但那時候是美國 Molex 的子公司(做連接器),公司名稱叫 S'NEXT,直到 2014 年由經理人收,才專注在 final 品牌耳機的經營。關於 final 這家公司的歷史沿革,上 final 官網就能找到...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