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臺東芝XC-1000DT的DAT,查詢了下資料發現它與愛華XD-001、索尼DTC-1000ES和松下的SV-D1000都是第一代DAT機器,現在比較少見了。電路板有三層,用料算是精益求精了。而且聲音相當不錯,有著東芝一貫的高解析力,層次清晰...
因為譜麗聲本身就是北歐聲系,原機聲底就是偏干凈偏薄一點,在之前換電容加變壓器后已經略有一點暖甜了,現在聽到的聲音在這方面又有增加,形象點來說,聲音介于典型的北歐聲和英國聲之間,沒有英國聲普遍的蒙,也沒有北歐聲常聞的冷。
這是本人退休后為了打發時間學習ARM單片機而寫的播放器固件,板子集成了4.3寸電容觸摸屏, 不需要做任何連接就可以獨立使用了, 非常方便, 沒有焊接硬件動手能力的朋友也可以玩玩和體驗一下。
在2012年完成了第一款轉盤,直線臂制作后,總覺得有不少缺憾,這次總結上次制作的經驗,便重新設計了這個黑膠轉盤,對轉盤、軸承、唱臂、機架再優化。
拆個英國naim CD2 CD機!此機采用CDM9 PRO光頭+TDA1541解碼,電路套路和naim其它類別產品類似,還有余量充沛的兩個黑布牛,估計200W左右,并有多個三端穩壓分組供電!聲音很好,中氣很足,大氣穩重。
雅馬哈RX-V320(國產型號)這個機型在馬來西亞產的為RX-V496,兩者操作方法一樣。測試基本功能都正常,就是收音部分FM偏頻0.1M,比如90.0要調到90.1聲音才正常。根據以往經驗應該是中周問題......
TEAC持續介紹令人驚艷的技術,幫助音響愛好者充分享受“未來新世代”技術。ZD-7000是頂級機種,在當時被譽為是“藝術的化身”。
關于“XX音箱應選配XX膽機”,“功放ALPS音量電位器該用多大的”?不同的人對音響的聲音評判是不一樣的。上一定價位的音響系統搭配必須是自己去親耳感受、親身體會才算數,這才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IAO 131EM算得上是一款國產高檔機,飛利浦機芯,CD-7伺服,Philips CDM12.10激光頭......外觀設計精良、制作工藝細致,元件布局規范整潔,可稱是內外兼修。
筆者非常喜歡銘naim家的功放,不過無緣原廠機,只能好自己“畫餅充饑”,先后制作了一套152前級和兩套140后級。原本用152前級配140后級,聲音表現已經令我很滿意了,美中不足是這套如用于桌面稍感體積過大。于是將目標轉向體積小巧的銘2。
當Chord和弦遇見K2+1540,怎么把 K2拆機板弄響?其實此板本身是就是完整的DAC,正文中的內容都是些小兒科,稍懂的DIYer就可動手嘗試。
有人喜歡不停的換DAC,我玩K2就好幾年,沒啥新意,但感情在。這張K2解碼板充其量也就是個中端級別,但其高性價比還是值得聽一聽的玩一玩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DIY是不入流的,對此我持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如果音響器材,發展到廉價器材都沒啥缺點(猶如我對今時今日的電腦的看法,價格不貴,性能不得了咯)那,說真的,DIY已意義不大。那安心聽好音樂去吧,做人聰明就足夠,不要假聰明!弄巧反拙!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本篇是對索尼CDP-55 CD機不改原機電源晶振和運放,最后終極摩機的思考。找出摩機關鍵點,把手頭的廢物變寶。電源在音響中占的位置不小,所以先從電源入手,然后就是給DAC動手術...
喜歡CDM4機芯類搖頭機的發燒友都想弄一臺來玩,可動手能力有限,本篇要推薦的是發燒友都不看好的Philips AK640 CD機。只要按指導,花很少的代價,就有一臺具有同軸數字音頻輸出,遙控操作的CDM4搖臂光頭的中高檔原廠CD機。
去年是2014,HIFIDIY論壇開通10年了...今年是2015,我也在論壇注冊了10年...這一年,估計也是很多其他DIY壇友的10年,05年注冊的老友,在那個風華正茂的年代,是相當的活躍.但光陰似箭,很多老人已經不再發燒...
本篇的制作是關于如何設置樹莓派應用AirPlay,既然是跟音頻有關,那就再加上一個老式收音機!新興的玩意與老古董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很期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更習慣通過流媒體下載網絡音樂資源,各種便攜音樂播放器也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聽音習慣。不過我倒覺得那些老式的電子設備反而更讓我迷戀!有沒有辦法讓這些老派的玩意融于新潮流中?延續新的生命,應該很有趣!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