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改版做KSA50 mk2,一來是KSA100mk2的制作難度高,特別是金工活太累,做出來想搬動它也很困難,二來,在家聽音樂,大多使用書架箱,KSA50 mk2做好了能勝任市面上所有的書架箱,所以說沒必要整個“巨無霸”!
推挽機比單端機調試難點,管子不配對就不能玩,上下臂不平衡就有噪音,調試從后往前調4只807調好拔下,導向級信號級一起調最后用的寶爾真電路,信噪比高,貼喇叭一點交流聲,離箱也聽不到低噪...
花了兩個月終于完成了一臺唱頭放大器,模擬放大器最難做的是MC唱頭放大器。因為MC唱頭放大器的放大倍數高達幾千倍,信噪比有很難做得很高。對于業余玩家很那做出高水準的唱頭放大器,所以這一款MC唱頭放大器我沒有采用升壓牛...
隨著,A1的火熱,網上逐漸出現了很多復刻版的機器,但是聲音還是和A1相差很遠,正好手上有個A1美行,國內需要改電壓使用,順便我就拆來給大家觀賞下,線路很簡單,而且元件也沒有很特殊。
對于老燒來說,沒有哪個玩膽的是一輩子就做一臺機器的,什么電路都試試,才有樂趣。對于新手的第一臺膽機來說,制作之前患得患失,成本如果太高了就難免望而怯步。那個6V6電路,僅以管子來說...
幾個月前搞了個簡單到無以復加的DYNACO線路6SL7自動平衡倒相推6V6的小推挽,不少菜鳥制作成功出聲?,F在“要是能弄個只需要萬用表,焊好了不用調試就能做到額定功率失真小于0.1%的推挽電路就好了!”
因Sennheiser/森海塞爾 HD600阻抗為300Ω,不能插入德國瑞華士REVOX B225 CD機的耳機插孔來聽CD,尤其不能用耳機聽LP,于是想自己設計制作一臺電子管前級+耳機放大器。
HF-338放大器是琴譜早期的發燒功放,用的是金嗓子一樣的底板,聲線風格卻和力士聲音一樣。摩機將耦合的電解換成威瑪和無極;運放的電路形式改變成緩沖放大;信號放大通道的R.M電解換成BC、伊娜。原來測不到末級電流,現在調在80ma。
這是2014年我見到的第一款十周年參賽作品 "MT-12N套件個人口味改裝機 ",制作者是來自四川的網友 "kenny "。整機的原大環路負反饋180K的電阻,調整后各自加并一只100P電容,此舉屬校音手段,資深膽迷多擅長此道,理論上可降低方波振鈴...
喜歡NIAM功放的燒友都頗為忠誠,流通于二手市場的器材甚少,且價格奇高。其獨特的聲音風格、簡約的內部設計、個性的線路走向、固執的DNI接口、高品質的音質理念一直令我神往。復刻的為NAIM NAP 180功放線路。從畫板備料,歷經數月...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里筆者為大家帶來的是以為技術牛人自制的洞洞板萊曼耳放,雖然原理不是很難,但是在后期的調試上還是要花很多的功...
我用TDA7394作為主IC芯片制作了一個便攜功放,看起來像一個T級功放,對吧.這里面還隱藏了(在內部)一個音調控制電路.我把電路圖呈現出來,...
有時候我們買了一款好的耳塞,用手機上聽音樂,由于手機的推力不夠,無法釋放耳機真正的音域和頻響,所以我想用簡單的工具制作一個耳機放大器...
用2SK304制作的liushuliang四管前級完全可以堪稱是一款名機電路,但在日常實際制作中遭遇失敗,屢見不鮮。分析原因,少數則是管子選擇不當,大多則是電路自激??梢园l生在某一級,也可以多級同時發生。本篇筆者介紹一種能使DIY繼續進行...
一直夢想著做一臺屬于自己的放大器,現在終于制作完成,這是我親手制作的第一臺放大器,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的放大器采用LM3886芯片,電源采用230VA磁環變壓器供電,我一共花了32個小時來制作這個小玩意
常規電路已經玩厭了,那我們再嘗試搞搞新意思吧!試試g2(簾柵)輸出會是怎么樣?放大級采用五級管并反常規的用簾柵極做輸出端,未級輸出采用G版推薦的CCS’s電路。這個前級的放大量約為12倍(21 5dB),輸出阻抗小于300歐姆。
本篇介紹的這款傳統架構AB1類推挽電路,由2只6AU6做電壓放大兼倒相和推動,5881A 6L6WGT做AB1類推挽輸出。功率級(2管)靜態電流約110mA,27W滿功率輸出時約為136mA,效率高于50%。6AU6可以用6EW6直接代換,因為跨導更大。
原本是一臺超級VCD,現在改裝成一臺計劃5 1聲道功放,目前完成兩聲道,現在兩個主聲道不失真功率各為240W,把玩段時候再加裝另外4個聲道。音頻信號探測,無信號時自動休眠,有信號時自動開啟。信噪比要求:聲音開最大,耳朵靠近喇叭才能聽到雜音。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