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用DAC對比,50W的R牛低音比30W的R牛潛得更深。我很清楚DAC每組電壓需要多少電流,按功率來說兩個R牛都絕對足夠,但為何會影響低頻?這一結果是否適用于環牛?以上兩個問題留在本次實驗驗證。
最近一直在下雨,我的音響設備全部都在出汗,從電源線到喇叭振膜,弄得我根本不敢開機。于是我只好搬出耳機耳放作為主聽音設備。閑來無事,正好燒友給我發了一個新牛,趁此閑暇就再來折騰折騰。
上次已對比過R牛和環牛這兩種不同結構的變壓器對音質的影響【點擊查看:搭配DAC 環牛還是R牛?】,但同結構的變壓器呢?是否聲音取向相同呢?另外一點就是功率大小對聲音的影響。上次用DAC對比,50W的R牛低音比30W的R牛潛得更深,當然我很清楚那個DAC每組電壓需要多少電流,按功率來說兩個R牛都絕對足夠,但為何會影響低頻?這一結果是否適用于環牛?以上兩個問題留待本次驗證。
涉及器材:DAC5、E4、AKG514,以及下圖中的兩個牛。
兩個牛除了功率、鐵芯、線徑不一樣之外,60VA牛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屏蔽層,也順便看看這層屏蔽是否有效?
之后上機,5個小時后,經過上次對比原以為30W環牛已經將DAC性能發揮到極致了,但是,我錯了。
如果以30W牛為參考點,60W牛的低頻潛至更深,而沒有絲毫臃腫的感覺,我用的AKG耳機一向都給人說是薄聲、低頻有質無量,但在DAC上的改善讓耳機出來的效果卻恰到好處。模擬部分除了DAC芯片模擬供電需要55MA 5V外,4枚LPF運放加起來應該不會超過100MA 15V,突然有點明白為什么有人做100W甲乙類功放會用到800W牛,只是我想不出有什么理論可以解釋。
中高頻部分,60W牛的高頻也是遠勝30W牛,具體體現在層次更豐富,延伸得更加寬廣,并且絲毫沒有刺耳的感覺,像午后的陽光溫柔地照在大地,暖暖的一片金黃……坐在那里聽,突然有種感覺,這聲音是不是好得太過了?甚至比我聽過的真實樂器還要好。我特地換上平時最不喜歡的曲目,比如民樂、京劇,甚至布蘭妮的新專輯……他們都變得很好聽,這到底怎么回事呢?
于是我換上The Sunrise來聽,對比良久終于發現,這效果應該歸功于那層屏蔽,由于它的存在,背景變得非常寧靜,我所說的寧靜不是可聞的噪聲,而是聽覺范圍外的高頻噪聲疊加,反映在聽覺上就是高頻毛刺、發亮。特別像我的環境,電腦、節能燈什么亂七八糟地同一線路,這些高頻干擾就像空氣中的微塵,你看不到,但它就在那里,它會通過電源、不良接地點、機間連線等等滲透到你的系統里,你也許已經習以為常,還以為聲音本來如此,但當這些外來干擾能有效去除時,你看到的將會是另一片天空。
60W牛屏蔽層,用的是銅箔
我的建議是,上屏蔽牛吧,能加個罩子更好;外置電源、大功率隔離變壓器、電源濾波器都應該試驗一下,沒準會有驚喜。
其他方面,這兩個環牛的聲音取向的確是一致的,差別在細微處,還有就是60W牛由于兩端都延伸了,人聲顯得稍稍退后,給樂器包圍了起來。我說的退后并不是大幅度退后,而是由于高低頻的延伸,低頻能量上來了,中頻就顯得稍微下降,加上毛刺感消失,原先貼著耳朵嚷的聲音變成了站在面前(布蘭妮專輯),所以給我的印象是“退后”。
最后總結一下本次的試驗結果,有以下三點:
1、同結構的牛聲音取向基本一致;
2、功率大的牛低頻潛得更深,原因不明;
3、屏蔽層作用非常明顯,直接影響高頻表現。
【各位燒友如果想了解屏蔽牛的簡易制作,小編強力推薦:簡單不花大錢 最高效的環牛中層屏蔽法】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