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有了,工作原理有了,把輝光管時鐘做到這套復古音響。只有一個號角喇叭,怎么來安裝雙喇叭的立體聲呢。想了各種結構,終于在BOSE的650家庭影院的音箱了找到了答案——使用對沖壓縮腔結構,把立體聲通過一個通道發出來。
早在1877年,愛迪生發明了世界第一臺留聲機的后,全人類都得知了聲音是可以被記錄的,從此100多年人類進入了一個有音樂的時代。對于我們大多80后而言,我們的祖輩也許聽過那個時代留聲機所發出來那種美妙動聽的聲音,而我們出生懂事理的時候已近用上的磁帶或是CD。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多的用著手機聽著MP3,而那些有著一個超大的喇叭花一樣,需要著一張張12寸膠木唱片的機器已經漸漸被淡忘。
本人是一位非常有情懷的HIFI玩家,會有一些很奇怪的想法,想復興那個年代的聲音。
很榮幸的遇見了一位在上海的留聲機收藏家,有幸參觀了他的倉庫。更讓我驚喜的是我看到了當年愛迪生創立的留聲機,記錄滾筒原來是用蠟做的。
聊著聊著便聊起了我想復興留聲機的想法。在經過一番討論以及尋找了一些國外的資料后,使用原始的留聲機號角式喇叭,但不使用唱片,而是用現在科技的藍牙作為音源。
然后我們找出了一臺廢舊的留聲機,發現其喇叭還是過于巨大,有些小戶型其實不好擺放。最終我們把時間軸往后推了20年,那時候電動揚聲器的出現顛覆了留聲機的概念。
因為留聲機必須要靠巨大的喇叭來響應指針在唱片上摩擦產生的聲音,而電動揚聲器(那時候用的是舌簧喇叭)靠的是電驅動,功率大了很多,所以號角喇叭的尺寸自然縮小了很多。
于是我看中了一款經典造型的號角式喇叭,其底座內藏了一個舌簧喇叭作為發聲源,驅動電路是電子管功放。想買下來帶回去研究一下的,收藏家很友好的說可以借給我不需要我任何費用,并允許我對其進行翻模,于是就開始搞起來了!
開模是在溫州的一家小廠里,先用石膏做的容器,用亜鉛合金澆筑到石膏里做成最原始的沖壓磨具。磨具制作完成后就用裁剪好的0.8mm厚圓鐵皮一個一個沖壓成喇叭的形狀。
喇叭有了,工作原理有了,接下來就是設計底座的事情了。因為本人之前也做過復古音響,把輝光管時鐘做到這套音箱里更是富有特色,而光有輝光管時鐘對我來說遠遠不夠,我想到我我之前做的一款無線充電底座,當然也可以鑲嵌其中。接下來就是設計圖紙了。
我的想法是,前面使用輝光管時鐘,頂部暗藏一個無線充電模塊,使用兩個電子管作為裝飾件,起作用一方面提現年代感,還有就是把無線充電的指示燈鑲在其中,頂部中間安裝一個電流表,用于查看充電電流指示,頂部最后預留一個安裝號角喇叭孔。
個么問題來了,我只有一個號角喇叭,怎么來安裝雙喇叭的立體聲呢。于是想了各種結構在BOSE的650家庭影院的音箱了找到了答案,使用對沖壓縮腔結構。
對沖結構可以把立體聲通過一個通道發出來。
進口無線充電模塊
素組后大致這樣: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