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余玩家,提到硬件就頭大,從最簡單硬件入手,其實也應該算在PC hifi的范疇,最終選擇了“香蕉派+5寸IPS LCD(854*480)”,使用全志A20,雙核、帶原生sata接口,帶千兆網卡...
話說據上次DIY數播已經三年多了,在論壇朋友們的指導下,反反復復折騰,就音質來說,比較滿意了,也消停了一段時間。隨著近年DLNA越來越多的應用、網絡播放、內置硬盤,這些讓人躁動的特性,讓我又不“安分”起來了。
其實,已經好心人幫我們做好了,Volumio就是其中之一(包括其他分支),其核心就是“樹莓派(其他各種派)+ MPD + Upmpdcli”實現的,感興趣的壇友,可以度娘一下。
可是這類Headless播放器有個最大的問題:所有的控制都是通過瀏覽器(PC、table、phone上的)完成的,沒有LCD、沒有物理按鍵,與我的懶人初衷有悖。問題之二:各種派的cpu在web server面前還是顯得弱了點,反應速度、UI的反饋等還有待改進。
既然知道核心是“MPD+Upmpdcli”,大部分工作已經不需要我操心了,我只需要放棄web UI,自己重寫一個MPD client就是了,似乎難度并不大(后來才知道是個大坑,慢慢說)。
作為業余玩家,提到硬件就頭大,從最簡單硬件入手吧,說得高大上,其實也應該算在PC hifi的范疇,我朝的山寨x86平板似乎是一個好選擇:
似乎這一切都很美好,但是......
不能忍之一:沒能搞定顯示驅動(需要用到OpenGL ES),1280*800的分辨率響應也很慢。
之二:所有外設,包括硬盤、有線網卡、XMOS聲卡,都是通過USB hub,一堆叮叮當當的東西,看著就惡心,可靠性也沒保證。
之三:搞了一個月左右,山寨板就壞了,就沒然后了(拆過,沒保修)。
偶然看到一個眾籌項目,心動了,干脆再玩兒大點,用“Intel N3150的主板 + 10.1寸IPS電容屏”。體積控制不下來,黑大傻粗,完全不符合審美,放棄了,圖也就不上了。
繞了一圈,又繞回來了,在硬件的選擇上,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各種”派“上。
最終選擇了“香蕉派+5寸IPS LCD(854*480)”,使用全志A20,雙核、帶原生sata接口,帶千兆網卡(實測通過網上鄰居拷貝文件到硬盤中,能到30MB/s,很不錯了)。
洞洞板做了轉接
使用模糊后的專輯封面做背景
使用DLNA推送,也可以用UPNP服務器,還可以使用內置硬盤,反正玩兒法多樣,滿足我等屌絲貪大求全的心里,哈哈。
支持網絡抓取專輯封面,這里要特別感謝網易云音樂,封面質量很高。
支持列表和網格方式呈現內容
以專輯、藝術家查看
各種設定
我仍然會像上次那樣,公布圖紙和固件,不過,這次系統很龐大,涉及太多方面的東西,bug會一大把,最好你有Linux基礎,不然折騰起來很痛苦。
系統:armbian ,Qt5 Qml,底層用了OpenGL ES,所以GPC一定要驅動起來,不然,慢死。
最后,資料慢慢整理,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開源的,但我寫這個客戶端不開源,freeware(非商業用途)。
聲明:業余玩家,沒套件。
支持的格式:除了幾種非常偏門的格式(比如游戲中扒出來的GME格式等)沒編譯進去,其他的都支持,甚至是midi格式都支持。碼率能到32bit 384k,要看你dac部分了。支持DSD,SACD ISO,CUE。
資料太多,放網盤了---> http://pan.baidu.com/s/1jHD6ZMu
Copyright 2004-2015 武漢奧萊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HIFI音響(鄂ICP備05007555號-2)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鄂B2-20130019 公安局網監備:420100007348